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5国考申论科技与人文 真题(2)

时间: 楚欣2 申论辅导

  【考生作答】

  把握科技的人文性 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人文是精彩的,科技是呆板的”,这是传统知识分子对科技的认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技其实是一种新的文化,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具有人文性。当今社会,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之下,青少年在网络表达中使用暴力语言,一些人主张“物质至上”。这些现象忽视了科技的人文性,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要制止这些乱象再次发生,就必须把握科技的人文性,以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把握科技的人文性,需掌握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平衡。信息技术把人类活动的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人类带来了及其丰裕的物质生活。所以有些人类把幸福与机械产品的数量划了等号,陷入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单项技术目标的误区。这样的追求会使人丧失最原本的个性,从而使科技脱离民众精神,导致科技与人文的失衡。要治理这种失衡,就必须加大对科技和人文关系的宣传。电视、网络、报纸的各媒体在宣传科技产品的功效时,应该强调产品的人文性,引导民众正确认识科技的生命性,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科技观,把握两者之间度的平衡。

  把握科技的人文性,需将人的元素注入技术产品。技术操纵物质,也可能操纵人类,但是把人们的感情注融入科技产品中,就能使科技人性化。全体人类应该对科技怀有敬仰之情和感恩之心,正确认识科技为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我们看到高科技产品时就不会只把它当做一种工具,而是能与人类进行感情互动的生灵。产品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注重人性化,把情感融入到设计中,考虑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使产品更加符合人类的情感需求。

  把握科技的人文性,需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如果一个科技产品总是保持原样,就逐渐会被人们冷漠,同时也失去了人文性。要使科技具有人文的精彩,就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为创新积累灵感。约瑟夫就是通过观察,发现了羊跨越栅栏的特点,对此进行思考,从而发明了带刺的栅栏。同时,还要善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人们在思考之后,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试验,以发现想法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只有反复经过实验,才能把创造出新的产品。

  人文是精彩的,科技是人性化的。掌握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平衡点,把人的情感融入科技,提高创新能力,正确把握科技的人文性,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唯有如此,科技才能真正为人类服务;唯有如此,人类文明才能永续传延。

  【申论批改】

  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你无论是对于立意的把握,还是对于申论作文整体架构的掌控,都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但综合具体的行文内容来看,该文对于部分行文结构的细化处理,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

  1.首段,在措辞表达上,部分语句衔接的逻辑性有待加强,比如说你引出的“青少年在网络表达中使用暴力语言,一些人主张‘物质至上’”这些问题,前者与接下来谈到的影响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但后者与接下来内容的衔接上,是比较突兀的。首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定要更为关注首段一些细节性内容的把握。

  2.行文主体方面,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你对行文定位的把握上,还处理得不够好,我们都知道,申论文章写作的关键在于“模拟行政”,是要求你能够去站在政府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在展开论证的过程中,一定要去强调是(政府)引导、督促媒体、全体人类、产品设计者等去做好某些工作,而不是媒体、产品设计者等自己去做好某些工作,毕竟你考的是公务员,要着重去彰显你自身具备的公务员所需具备的从事机关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思维一定要转变过来。此外,对分论点一的具体论证中,缘由交待的内容应该适当去加大提炼力度,否则,缘由交待的内容都大大都过了具体的措施论证的内容,并不利于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彰显,也不利于与其它分论点展开论证时结构上的一致性。

  3.在文章升华对于宏观理念的把握上,不建议你去引用“人类文明”这类的方向,政治素养偏低,和谐社会、“中国梦”等,相对而言,要更好一些。

  总的来说,整体的行文情况是非常不错的,不论是对于具体论证切入点的把握上,还是对于具体论证时的逻辑性的处理上,但以上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你能够去认真审读。

  此外,如果这份试卷你是能够在限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那基本上联考拿到高分的压力不会很大,把心态放好,注意总结,加油吧!

  【参考答案】

  且把人文植心间 莫让科技失光泽

  --科技与人文交融 共建和谐美丽新生活

  当手机、电脑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当新技术的运用让世界触手可及,当信息技术的普及逐步打破社会闭塞的鸿沟,我们已然迎来了科技改变生活、改变人生、改变世界的发展新天地。但与此同时,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科技如何与人文交融等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议题。为此,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守人文与科技交融的发展理念,让科技闪耀人性的光芒,共建和谐美丽新生活。

  科技与人文交融是民众融入社会、融入世界的钥匙。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接近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分依赖科技、技术也扼杀了我们的“感性情怀”,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家庭和亲属关系维系的情感纽带,让情感变得空洞、灵魂变得空虚。科技终究是为人服务的,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更需以人性应有的光辉、情怀来审视我们的发明、创造、运用,让技术插上人文的翅膀,戴上世俗生活的帽子,引领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赖以生存的世界,让科技为我们融入社会、融入世界创造渠道和便利。

  科技与人文交融是赋予科技新生命的雨露。科技改变生活,更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轨迹,但高铁事故的惨剧、马航失联的悲伤也提醒着我们科技创新、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科技是严谨的思维和创造,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科技对于发展的作用、价值,衡量科技在大众化、商业目标、社会发展的地位,寻求科技创新与人文情怀的平衡,这种平衡是生活的智慧,是更好绽放科技生命力应有的态度。只有当科技被赋予生活化的特质,更多关注人的需求,才能更准确的表达出科技创造最深邃的思想,科技的价值才能发挥到极致,契合人类发展的特性。

  科技与人文交融是共建美丽新世界的催化剂。美国的iphone能联通中国的亲情,中国的海尔同样能保鲜美国人多样的生活。科学无疆界,技术无国籍,普遍的人文情怀方才构建了相互尊重、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当今的时代,科技是一种工具,但又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它承载着人类发展的希望,承载着我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期待。打破陈旧观念的藩篱,摒弃科技是呆板的见地,最大限度的解放和激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远非石器时代,远非“独乐乐”的封闭时代,科技创造需要且能够注入更多人类普遍的感知和情感,注入更多“求同存异”的共识,在科技与人文交融、国家与国家一体中创造美丽新世界。

  归根结底,科技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今天的我们处在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科技的人性化、生活化、大众化。人文精神能滋养我们的情怀,科技同样能让我们的生活绽放更加华美的光彩。我们正以包容的姿态接近科技、身携人文,逐步解开未来世界的奥秘。

  本文为步知网原创文章,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57501